英国伦敦大都会大学细腿建筑引吐槽
作者:Kylie 来源:IDP诺思留学整理 2015-9-24
导读: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今天的教育已经彻底告别传统意义上的死板和套路,各所学校别出心裁,为同学们创造更好的受教育环境。
.jpg)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今天的教育已经彻底告别传统意义上的死板和套路,各所学校别出心裁,为同学们创造更好的受教育环境。国内郑州一所高校用火车车厢做宿舍,引起学生一致好评,放假都不舍得离开。而这样新奇的校内风景,在英国更是常见。
上图这个由几个细腿支撑起来的建筑是英国伦敦大都会大学研究生中心。由英国著名设计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伦敦大都会大学研究中心就好像用五颜六色的细腿跨越着整个城市,那巨大的,盘旋的建筑形式更体现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这种地标性建筑展示出校园文化的时尚和现代感。因此,建筑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便是建造出有富有想象力、绿色环保和承受性强的建筑物。建筑不像有着垂直平面或直线结传构的统建筑,而是由摇摇欲坠的大楼,不规则形状和棱角结构组成。雄心勃勃的大学领导将明星建筑和赞助商的个人投资汇集在一起,实现双赢。大学的楼房设计表明,大学的使命是质疑传统的思维方式,并打破惯例。校方渴望建设出华豪气派的建筑物,以此吸引才华横溢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来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但由于一些大学建筑过于古怪,反而失去了它原本的功能和意义,引来各方的批评和争议。英国牛津大学高等教育教授David Watson认为,现如今的大学可以被喻为教育行业的物业公司,学校房屋建设不仅耗时耗力,也引来了诸方争论。
还有很多社会人士疑问这样劳民伤财的建筑到底有什么实际价值。它们的哪些功能能提升教学质量?难道只有含蓄优雅的建筑才能能满足大学需要,设计粗糙但价格实惠的建筑就不能被普及么?由于需要更多确凿的证据来解释这些问题,“后入住评价”的研究方式受到了推荐,它是通过调查房屋入住者的感受后,再来测评建筑的好坏。但是校方却很少使用这款评价体系,因为他们认为通过平日的授课便能快速找建筑物的缺陷,不需要再投入更多的资金。通过调查采访,学生会抱怨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太差,温度不适宜,也表示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完成任务,需要更多的电脑和机房。学生们还希望有全天候开放的地方来做创新性实验和社交学习。 所以这就要求学校的新老建筑物都要满足形形色色的要求,配备完善,有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弹性和适应力。但是我们也要体谅校方,毕竟欧洲大部分大学都拥有上百年的历史,很多学校在近几十年已经改变了很多,我们要相信学校的未来会更好。
不论校园内的新奇建筑受到支持还是指责,学校都是为学生提供更好更舒适的环境而做出努力,大学是集中社会文化科学发展的前沿地带,新奇建筑也是对现代科学和建筑水平的实际应用。如果您想申请出国留学,欢迎联系IDP诺思留学顾问。IDP诺思留学免费咨询热线:4006-97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