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p诺思留学英国站
英国站
https://www.promisingedu.com/NewsShow.aspx?id=4457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留学资讯 > 功利取向让新闻教育陷入尴尬

功利取向让新闻教育陷入尴尬

作者:诺思留学 来源:诺思留学 2007-2-8
热门关键字:
导读:急功近利成就新闻显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话用在当前的新闻教育上,也非常恰当。从10年前的小门小户,发展成当...
英国硕士留学申请攻略

急功近利成就新闻显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话用在当前的新闻教育上,也非常恰当。从10年前的小门小户,发展成当今高等教育各专业中的一大热门;从新闻无学,到而今的“显学”,新闻学可以说是打了个翻身仗,与法律、计算机等并驾齐驱成为各高校争相开设的专业。清华大学该专业的录取分数超过英语和法学,连续几年稳居文科类专业首位,近几年报考该校的文科最高分考生也往往出在新闻学专业。

但高处不胜寒,当众多的人士与新闻专业发生了关联之后,其弱点和不足也在大众的眼光之下暴露无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堪称当前新闻教育的典型特征,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严重脱离现实......结果就是,新闻学子们不满意,媒体等用人单位也不满意。

中国新闻教育的问题,与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有些相似,症结就是功利取向明显,这在新闻教育中表现更加明显。学校为利而设,老师为利而教,学生为利而学,成了新闻专业教学群体的众生相,急功近利成了一大致命软肋。

恶果:从贵族到滥仔

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期,新闻专业教学点还是只有十几家,在人们的印象中,新闻专业属于珍稀品种,读新闻专业的学生也被其他专业的学生看作精英型人才,但近10年来,特别是教育产业化的口号提出后,各高校迅速扩张,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成为各高校争相设置的赚钱项目,新闻专业教学点也乘着产业化的东风,迅速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原有的教学点大肆扩招,没有教学点的新开张,直到各师专都开设了新闻专业。近几年,更是连带着新闻专业的研究生都一个班招三四十人,超过了十年前的本科班人数。有报道说,目前全国新闻专业在校学生已达13万之多,而领证的记者编辑也不过才15万,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新闻专业教学点之泛滥可见一斑。

不仅今天的新闻学子泛滥如过江之鲫,媒体的记者也像港台片中的滥仔,遍布城市的街头巷尾,有人形象地戏称,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逃难的,一问才知是记者站的。记者形象日下,在各行业的声誉排名中居于中下。

夹缝中的新闻理想难以张扬

令新闻教育陷入尴尬的另一主要因素是当前的媒体操作实际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让新闻学子陷入困惑之中,历史上那些著名报人铁肩担道义的作为让人敬佩,而现实中媒体及传媒人的种种不良之举让人不知何去何从,究竟是按教科书上的理论做,还是按现实中的潜规则做,他们难以选择。

学了新闻之后干什么?这是一个被众多在校学子热议的话题,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收入多少成为不少学生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不少新闻学子在对邹韬奋、邵飘萍、法拉奇等传奇记者充满崇敬之情的同时,也会对已经做了记者的师兄师姐工资外红包的丰厚艳羡不已,更是被一些记者因搞批评报道被打被害的事实所震慑。他们在这样一种充满戏剧感的多样通路中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他们的职业选择,多数情况下,职业理想还让是得位于生存的现实需要。

媒体对新闻教育的责任

应该说,对于新闻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过程不能只在学校里完成,还应该延伸到新闻媒体,学校与媒体共同构成一条完整的教学链。但目前的形势却恰恰相反,基本上是双方不相往来,即使有往来,也只是私人性质的,没有形成两单位间的正常的交往与合作制度。

如今,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在媒体实习是一岗难求,有的单位甚至要向学生收几百块钱的实习费,这种局面的终结还得学校主动出手,将所收的一部分学费交给媒体,双方结成友好合作单位,让媒体成为学校的一个校外实习基地。以前那种免费“蹭”实习的办法,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越来越难以通行。其实,学校给媒体一部分实习费用是名正言顺的,因你收的学费中包含了实习的费用,如果学校收了实习费用又不给媒体的实习指导老师报酬却自己独吞,于情于理说不过去。目前,学生与实习媒体的指导老师之间仅靠私人关系维持,也带来了诸多麻烦,一是学生联系实习单位难,僧多粥少;二是实习生的弱势地位对实习生权益的保护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如有的学生在实习单位基本上就是勤杂工,根本不能真正进行业务实习,被迫做很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费尽周折得来的实习到头来只是为了混一纸实习鉴定,本末倒置;再就是管理混乱,甚至就是没有管理,全部是自由放羊式,容易发生事端。

从媒体的角度来说,媒体自身也应该在新闻教育方面有所作为,积极介入到传媒产业链的这一环节中来,为自己的人才战略提供有效支持,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现在有一些比较流行的论调,比如说媒体现在最缺的是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培养不出来这种人才。其实,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复合型人才根本就不可能在学校里培养出来,就像厂长经理也不是由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一样,这种人才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锻造出来,如果有一个高校说他们培养出来了一批报社的社长,那媒体敢用吗?会让他们当社长吗?

《法国西部报》在这方面做了不错的尝试,开设了网上新闻学校,专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新闻知识和信息服务,每周三下午3点至5点,师生可通过报社专设电话与有关新闻工作者进行交流。其网上新闻学校提供的内容,主要有四大部分:关于新闻与传播知识的介绍;以报纸为题材设计的作业;帮助读报的系列文章和图片;职业指导。这样,既扩大媒体自身的影响,又有助于培养未来的读者群。

转冷后的新闻教育如何应对

物极必反,由目前新闻教育的热,我们不难想像它日后的冷。当这一天在不久的将来真的降临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的新闻教育工作者们准备好了吗?当前大学新闻专业的决策者们宜对这一问题早作准备,未雨绸缪。

笔者以为,在当前的媒介社会,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还处在初级阶段的国家,急需对国民进行普及性的媒介素养教育,让国民了解媒介,学会解读媒介、利用媒介,这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在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新闻教育大有可为。

84赞

对我有帮助

我要提问

看不清楚?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区分大小写)
留学相关的任何疑问可以通过“诺思留学”获得帮助

面试来访

  • 近期没有该大学来访的行程,您可以提前预定下次的来访面试。

共有1005所院校

涵盖139所教育部认可的英国大学

全部15609个课程

北京诺思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资格认定书编号:BJ2004058(原:教外综资认字[2004]341号) 京ICP备10031050号-10
©2002-2021 All Right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042号

留学服务行业协会
理事单位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会员单位(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分会)

JHUIT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