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去英国留学的同学,前期工作有哪些呢?肯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申请学校时准备文书材料。这一环节一定要准备充分,才能在择校这一关卡上顺利通过。
首先,第一点就是自荐信和推荐信。申请海外院校,准备自荐信和教授推荐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就是申请者本人的替身,申请者在国内,一般不会有面试的机会。先说写推荐信。留学专家介绍,在挑选写推荐信人选时,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请名头越大的人写越好,其实不尽然,要根据申请人的背景来回答,并不普遍适用。对于研究类课程的申请,比如PHD的申请,三封推荐信中应该至少有两封学术推荐,即要有两个教授或老师推荐你,推荐内容主要在你的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但也要顾及自己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但不管是请什么级别的人来给你写推荐信,一定要体现该推荐人和申请者是如何相识的、什么关系,并确实了解申请者的情况,这样才合乎情理和逻辑。
“如果你是应届本科生毕业,那么写推荐信的人应该是任课的教授,一个专业课老师,一个基础课老师。这样,一个在专业上突出你的长处和学习能力,另一个则体现你的基础素质等方面。而对于在职的人来说,写推荐信的人可以是公司的直接上司和有学术专长的教授。”专家表示,推荐信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与众不同的亮点。一封推荐信中有一个主要的闪光点并有具体例子佐证你的优点即可,这样会给招生人员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篇幅也不要太长,500字-800字比较好。
很多学生认为推荐信无所谓,所以随便抄抄完事,有的甚至还有语法错误,不但损害了推荐人的名声,同时也对自己的申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还有,加上推荐人地址,联系方式和职位后更有说服力。
然后就是学生的自荐信了,也就是PS,也是及其关键的文书材料。“写自荐信的要求是,务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突出个性,巧妙包装,掌握分寸,措词得体,言简意赅。”留学专家表示,在写自荐信时,申请者主要出现的误区表现为:长篇大论。而自荐信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挑选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秀,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足矣。写自己难忘的经历,讲艰辛后最终实现目标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就很容易总结出申请者的优点,也比较受评审委员会成员欢迎。另一个相反的误区是觉得没什么优秀点可写,很多人自荐时只是泛泛地提一下自己做了什么,很少展开。而评审委员会成员在意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想通过你介绍自己做过的事情来发现你的优秀潜质。
出国动机也是自荐中要提到的,很多人只会机械地写中国在某方面技术是如何落后,国外如何先进,不客观地分析问题,读起来有一种崇洋媚外的感觉,反而会让人反感,当然也会怀疑你的人品。还有,就是千万不要抄袭、套用别人的自荐,评审委员会看过那么多材料,一看就知道了。
在准备留学文书的时候,自荐信和推荐信(也就是personal statement和reference)是最为重要的材料。也是校方除了语言,成绩之外最为看重的资料。因为他会很直观的给校方一个你是什么样人的印象,你自己的介绍和老师对你的介绍。所以申请者一定要非常重视,就算交给中介机构完成,也一定要自己亲身去参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