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英国超过90%的人母语是英语,因此我们认为英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而英国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和中国的学生一样,同样要选择一个外语作为第二语言。在中国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英语,而在英国有的学生会选择法语,有的学生会选择西班牙语。英国语言教育现状是什么?面临哪些困境?一起来看一下下文的介绍。
英国语言教育现状是什么
(一)低龄选修且语种多样
英国义务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年龄分布分别为5~7岁、7~11岁、11~14岁及14~16岁。目前整个英国的小学普遍从一年级(5岁)开始开设语言课程,所开设的现代或古典语言课程均为选修课;第二阶段,部分地区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语言选修课,学生可选择现代或古典语言进行选修;第三阶段的语言教育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仅限于现代外语,具体语种可由学校和学生自主选择;第四阶段学生可根据兴趣决定是否继续学习语言课程。
四个阶段的语言教育在语种选择上灵活多样,学习者既可以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习同一种外语,也可以学习两种外语,或在各个阶段都学习不同的外语。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校将语言学习与其他科目学习相融合,聘用了外国语言助教参与教学并组织目的语国游学活动。英格兰67%的公立学校和79%的私立学校聘请了目的语为母语者来教授语言,一些学校的语言教师甚至全部来自目的语国家;公立和私立学校组织外语游学比率也分别高达79%和86%。
(二)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语言学习
英国公立和私立学校在语种开设、学习人数和成绩方面存在明显不同。2019年调查英格兰地区715所公立学校和130所私立学校的数据显示,法语仍为中学阶段开设最为广泛的语言,德语和西班牙语次之。相较而言,开设其他语言课程的公立中学较少,而私立中学的语种范围更广。与此同时,33%的公立中学在九年级终止外语课程,而私立中学继续开设。
分析这些停开外语课程的学校,发现其中享受免费午餐的学生比例较高,表明相当多的学生来自社会经济地位不高的家庭。在享受免费午餐学生比率较高的学校中,54%的学校停开外语课程;而在享受免费午餐学生比率较低的学校中,仅有21%的学校如此。同时,这类高比率免费午餐人数的学校第三阶段的外语课时较少,每周教学时间一般不足两小时,第四阶段的情况也相似。
(三)语言教育地区差异明显
英国的语言资源丰富,语种数量超过300种,不同地区语言教育呈现不同特点。除英格兰,北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都有以各土著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对于语言教育,威尔士和苏格兰地区制定相关法律以保证全阶段语言教育的顺利开展;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从法律上确保了第二阶段语言课程的合法地位,北爱尔兰目前尚未出台相关法律[7]。四个地区中,威尔士和苏格兰的语言教育更受关注。前者语言教育模式为“双语(英语和威尔士语)+外语”,后者则为“1+2”模式,即盖尔语/英语外加两种其他语言。除地区差异外,城市间的语言教育也存在明显差异。伦敦和爱丁堡等大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语言教育较为发达,如2018年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GCSE)的外语选考率在伦敦地区为 62%,东北部地区仅为40%。
英国语言教育困境
英国各地区尽管较早开设语言课,多数学校也与欧盟国家建立了校际合作,开展海外游学等活动来促进语言教育,但是,目前英国已经出现了“语言赤字”,陷入了严峻的“语言危机”[12]。与欧盟国家相比,全英16~30岁人群中能自如读写两种及以上语言的人数比率仅为32%,而欧洲国家的均值为89%。“语言危机”的出现是由英国各级各类语言教育和语言政策的困境所导致的。
(一)外语专业发展式微
英国高等院校的语言教育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其一,语言中心面向全校开设公共外语课程;其二,外语院系培养专业人才。2019年英国大学语言中心协会(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Language Centre)和现代语言大学委员会(University Council of Modern Languages)联合开展的调查发现,全英约有55所大学设立了语言中心,提供至少三个语种的语言教育,语言类选修或辅修课程超20种;设立外语院系的大学有62所,所开设语种合计52种。
与2018年相比,2019年开设外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减少了7所。语种分布上,80%的高校设立了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汉语专业,开设阿拉伯语、日语、俄语、葡萄牙语等专业的高校数量也较多,开设其余42种语言的高校数量占比仅为20%,芬兰语、匈牙利语、冰岛语、挪威语和罗马尼亚语则无高校开设。
在英国大部分高校中,外语院系逐渐失去了“学部”身份,呈现出与其他相关院系合并的趋势。英国有30%的高校仍将外语院系作为独立二级单位,而部分高校将其并入人文学院,或将其与艺术、传播、历史、哲学和政治等学科合并。与此同时,外语专业学生的数量也令人堪忧。
(二)各级各类教育投入不足
外语人才对国防安全、外交、贸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9年2月,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The British Academy)、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医学会(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和皇家工程学会(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指出,“语言赤字”给英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18]。同样,国家犯罪调查局(National Crime Agency)等安全部门也表示,外语能力能为国防相关的多种事务提供多维的解决方法。
遗憾的是,英国在各级学校语言教育上的投入存在较多问题。就高等教育阶段而府教育经费的缩减和学生学费的增加使得一些较为年轻的大学停办外语专业,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成立100多年的非洲与东方研究学院(The School of African and Oriental Studies)也遭受了学生人数减少31%的打击。
导致外语专业人数不断减少的原因包括中小学语言教育投入的不足。英国小学虽然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语言课程,却难以实现保质保量。英格兰地区81%的小学每周只有30~60分钟的语言课程时间,1/3的学校更是承认无法保证语言课程达到规定课时[21]。同时兼任音乐、外语等选修课程的教师可随意决定各门课程的时间分配;高年级的语言课经常因为核心课程备考所需而被挤占。中学两个阶段虽各有55%和61%的公立学校提供每周2~3个小时的外语课程,但也有部分学校每周的外语课程时间少于2小时。
师资方面,公立中小学的语言教师队伍由全职、兼职教师和语言助教组成。每所学校语言教师人数为1~25名,多数学校有4~5名语言教师,但公私立学校均存在语言教师人数下降、教师招聘困难等问题。此外,英格兰地区小学外语教师存在专业化程度偏低等问题,有62%的全科教师兼教外语。这些全科教师所在学校中仅有1/5提供语言方面的职业发展培训。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英国语言教育现状是什么的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申请出国留学,欢迎联系IDP资深顾问。IDP资深顾问将用最专业的知识和多年一线留学服务经历,帮你量身打造留学规划:从专业的选择,到院校的确定,从PS指导,到CV精修,一切留学相关问题统统帮你找到最佳解决方案。IDP祝所有准留学生都能梦想成真!
留学服务行业协会
理事单位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会员单位(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