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香港问题,中国和英国的外交关系有些敏感,但是这目前并没有影响到中国和英国官方以及民间的文化交流,中国学生仍然可以正常的申请去英国留学,而在申请去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打算报考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也有一些学生想留在国内,申请去北京大学读书。那么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和北大相比怎么样?一起来看一下下文的介绍。
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
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 Oxford)是牛津大学最著名、最古老的学院之一,以活跃的政治氛围著称,曾经培养出了多位英国首相和其他英国政界的重要人物。此外该学院也是招收最多外国学生的牛津学院。贝利奥尔学院早期一直是比较不引人注目的学院,直到19世纪中期本杰明·乔维特(Benjamin Jowett)出任院长后才逐渐将学院发展成为牛津最重要的学院之一。英国前首相阿斯奎斯曾形容贝利奥尔的学生“平静地流露出一种自然的优越感”。
贝利奥尔学院的创办人约翰·贝利奥尔(John de Balliol)是亨利三世 (英格兰)时期的贵族,后娶了一位苏格兰公主为妻,而他的儿子也曾是苏格兰国王。他在杜伦主教(Bishop of Durham)的协助下,于大约1263年决定捐款创建一所高等学府,它是牛津最早创立的几所学院之一。1269年贝利奥尔去世,他的遗孀决定继续资助学院,使得贝利奥尔学院能够生存下来,并在1282年起草了学院的院规,直到今天依然通用。学院最早只有16名学生,除了免费上课外,还能获得每周8便士的资助费。虽然在创建的前250多年中学院的规模一直都很小,却也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生,其中最著名的是《圣经》英文版的翻译者约翰·威克理夫(John Wyclif)。到了16世纪亨利八世在位期间,贝利奥尔学院一直有着很强大的天主教势力,曾经试图抵制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天主教的影响力直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依然存在。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翌年改为现名;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北大迁回北平复校。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举办百年校庆,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 巍巍上庠,国运所系。一百多年来,北京大学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形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学术传统。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聚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众多著名学者、专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创造了一批又一批重大科学成果,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和北大相比怎么样的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申请出国留学,欢迎联系IDP资深顾问。IDP资深顾问将用最专业的知识和多年一线留学服务经历,帮你量身打造留学规划:从专业的选择,到院校的确定,从PS指导,到CV精修,一切留学相关问题统统帮你找到最佳解决方案。IDP祝所有准留学生都能梦想成真!
留学服务行业协会
理事单位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会员单位(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