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发布“四条警示”,针对该市学生及家长在选择出国留学学校和中介机构时给出提醒。
据悉,今年上半年,重庆市有2000余人申请出国留学。近年来,因留学引发纠纷从而侵害留学生权益的事例屡见不鲜,为此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发布“四条警示”:
警示1:警惕留学中介机构作假
如果通过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办理出国留学,除应选择经过资格认定的自费留学中介机构外,还要核实和确认中介机构的国外合作学校的实际办学资质以及该留学合作项目是否经过所在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务必注意签署能保护自身利益的留学中介服务合同。
警示2:警惕学校办学资质作假
因各国的教育管理体系不尽相同,学校的规模大小不一,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应注意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学校的实际办学资质、条件等情况。对于那些资质情况不清的国外学校,务必注意查看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出具的对该国外学校的教育资质认定文件。一定要警惕个别学校或机构故意利用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合法资格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等领事认证文书代替教育资质认定文件进行欺骗性宣传或招生活动。
警示3:注意参照《国外教育机构资质情况认定表》
目前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对国外教育机构的资质认定,统一使用既包括学校中外文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建校时间、在校学生数及中国学生数等基本内容,也包括学校性质、办学层次、颁发学历、学位是否得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授权的权威机构认可等核心内容共计11项内容的《国外教育机构资质情况认定表》,通过这个表格比较容易判断国外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
警示4:警惕学校学历宣传作假
如果选择提供学历、学位教育的学校,尤其是选择某些国家的私立学校,务必弄清学校所颁发的学历、学位是否经所在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权威机构承认或注册,不要选择那些虽经所在国有关部门批准合法办学并能授予学位,但其颁发的学历、学位却不被所在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权威机构承认或注册的学校。一些国家的私立学校、大学预科学校特别是私立语言学校与高等教育机构并不接轨,而有的国家根本就没有大学预科,对这些情况应全面了解,以免被虚假宣传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