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就对英国硬币背后花花绿绿的图案很感兴趣,今天终于上网查了查。
1便士,背面图案是带铁链的城堡吊闸上饰以皇冠。它原是亨利二世国王勋章上的图案,最早出现在享利七世银币的中央,后来用在半便士银币和3便士铜币上。
2便士,背面图案是威尔士王子勋章,三根鸵鸟羽毛插在冠状头饰上。在查理一世时期,此图案出现在银币1便士、半便上的背面。
5便士,背面图案为苏格兰徽章,带两片枝叶的蓟花托着一项皇冠。蓟花是苏格兰的象征。自詹姆士六世起,不少苏格兰硬币都采用此图案。
10便士,背面图案为一只戴皇冠的雄师,这是英格兰也可以说是大布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徽的一部分。乔治四世时期的先令和6便士上首次出现此图案。
20便士,背面图案为戴王冠的玫瑰花饰。玫瑰是英国的国花。
50便士,背面图案是坐在狮子背面的英格兰守护神,即布列颠女神,她戴头盔,左手握着橄榄枝,右手握着三叉戟。该图案首次出现在1672年发行的半便士和四分之一便士铜币上面。自1797年以来出现在1便士上面,并出现在七个君主统治时期的各种硬币上。
所有的硬币正面图案都是女王头像。这女王头像也蛮有意思的,历经几次改朝换代,可见女王的沧桑~呵呵
下面介绍硬币的背面,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其中“盾徽”图案,由26岁的天才设计师登特在2005年设计并于2008年首次面世。六枚传统面值的硬币背面构成了一镑面值背面代表英国的盾徽,也是英国国徽的一部分。
下面是实物图,有点意思吧。
再贴一张英国国徽图。国徽是英国的四大主体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格兰的的象征,表现国家的完整统一和王权的尊贵。盾徽是英国国徽的一部分,盾面左上角和右下角为红底上三只金狮,象征英格兰;右上角为金底上半站立的金狮,象征苏格兰;左下角为蓝底上金黄色竖琴,象征北爱尔兰。 盾徽两侧各由一只头戴王冠、分别代表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狮子和独角兽守护。 盾徽周围用法文写着一句格言"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意为“恶有恶报”;下端悬挂着嘉德勋章,饰带上用法文写着"Dieu et mon droit", 意为“天有上帝,我有权利”。 盾徽上端为镶有珠宝的金银色头盔、帝国王冠和头戴王冠的狮子。 底部的绿地中有玫瑰(英格兰),蓟(苏格兰),韭菜(威尔士)以及三叶草(爱尔兰)。
其实注意观察一下的话,硬币正面边缘的那些小字也是有其特定含义的。
在英国的流通硬币上并没有明确的国名,代之以 拉丁文 D.G REG F.D.和在位国王或女王名。DEI GRATIA 或D. G.意为“蒙神圣恩”。REGINA或REG. 意为“女王”;如是国王,则用REX.。F. D.为FIDEI DEFENSOR的缩写,意为“护教者”。全组文字的意思为“蒙神圣恩(大英)女王及宗教保护者”。1953年前的英国硬币上的文字还要复杂一些。如加有BRITT. OMN.和 IND. IMP.等。BRITT. OMN.为BRITANNIARUM OMNIUM 的缩写,意为“英国及其属地全体(臣民)”。IND. IMP.为INDIA IMPERATOR,意为“印度皇帝”,表示英国拥有印度。1947年印度成为自治领。1949年起,英国的硬币上不再出现IND. IMP。
在一镑流通版硬币的边缘刻着“DECUS ET TUTAMEN ”拉丁文,意为“装饰和保卫”,这句话来自维吉尔(Virgil)的《埃涅伊德》(Aeneid)。硬币上的这句话既表明刻印文字有装饰的作用,又能够保护硬币的边缘不受损坏(这一现象在当代已不重要,但是在过去,流通的硬币都是由贵金属制成,足见英国人对传统的过度热衷)。
在一英镑伦敦纪念币的边缘刻着“DOMINE DIRGE NOS”拉丁文,意为上帝指引我们。这句话是伦敦的座右铭。